お月見 – 十五夜 & 十三夜

開始在日本生活後,才知道日本也是有中秋賞月的習慣。日本的中秋節是在中國的唐朝時代傳進日本的,而他們稱農曆八月十五日這天為「十五夜」,比較特別的是他們在農曆九月的「十三夜」也會賞月,如果「十五夜」與「十三夜」兩個之中只賞了一個的話,那就會被說成「片月見(かたつきみ<katatsukimi>)」也就是說賞月這件事情其實只完成了一半,日本人通常不喜歡被這樣說囉!所以大部分的日本人應該都會這兩個晚上都賞月吧~也因為這樣,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聞就是如果你在「十五夜」這天邀請異性一起去賞月,這樣下個月的「十三夜」對方也會因為不喜歡被說成「片月見(かたつきみ<katatsukimi>)」而答應第二次的邀約,還真的是被日本人打敗咧:P

不過這個「十三夜」的習俗的真正用意,其實是怕「十五夜」那天因為下雨而賞不到月的話,至少還有第二個賞月的機會,所以才會有「十三夜」的由來囉!所以~台灣的親朋好友們~別因為辛樂克颱風掃了大家賞月的興致,農曆九月十三日,也跟著塔嘻一起再賞月一次吧!

除了賞月,日本也是有應景的點心的。雖然日本賞月的習俗是在唐朝的時候從中國傳過來的,不過月餅這項點心到了日本,卻演變成了「月見団子」。以前月見的時候供俸的其實是在中秋時節豐收的里芋(小小圓圓白白的,很美味喔~),供奉的個數通常是12個,如果遇到閏年的話就會放上13個,後來因為大家覺得用里芋稍微給他有點麻煩,所以就改用日本和式點心裡常見的「団子」來取代樣子也很相似的里芋,所以現在跟日本人提到月見団子他們大部分都會認為是甜點類的月見団子囉!有趣的是,關西的月見団子似乎跟關東的有點不太一樣,關東版的大部分是純白色的団子,吃的時候淋上特殊的醬油製醬汁,而關西版則是在白白的団子外頭裹上一層甜甜的紅豆餡,看來關東關西的口味還真的是大不同啊!

一般的月見団子
tukimi 
(圖片取自"末廣屋喜一郎&伝統の和菓子文化普及委員会")

関西版月見団子 (京都 中村軒)
tukimi-kansai_01
(圖片取自"Trente et Un")

想要應景的塔嘻,昨天也去超市找了月見団子,不過因為身處京都,所以大部分都是裹了很多紅豆餡的団子,看起來都很甜膩的感覺,所以塔嘻就買了平常的串団子充當一下月見団子,泡了熱茶在自家的陽台上賞起月來了~昨天京都的天氣很好,所以那又大又圓的月亮看起來特別明亮,真美!

IMG_3384

5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